《中国科学报》第5版大学周刊于2020年12月15日刊发体育买球官网孙新波教授文章:《破除想象力的禁锢:从方法论说起》。文章指出研究生提不出问题,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想象力,而想象力往往来源于仰望星空的历练和脚踩大地的实践,从“看—听—说—写”四步给出具体方法,供研究生研究参考。
所谓看,指的是“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看”。对研究生而言,“看什么”主要有三看,一看文献。看文献是追随前人的研究,要看出问题来,这些问题可能就是研究生未来研究的突破点。二看实践。看实践是对标研究的效果,要对标与实践的差距,这些差距也是未来研究一方面的突破点。三看评价。看评价是主动寻找不足,甘愿接受不同意见,哪怕是对立的意见都可能成为研究道路上有益的帮助。“怎么看”,特别是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文献库并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文献关联,否则文献看多了容易混淆;看实践一定要深入一线,扎根企业实际,利用一切实习机会锻炼自身,从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看评价要多向同行和师长请教,要敢于学习华为“不要脸才能进步”的理念。“为什么看”一言以蔽之,要看出问题、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讲,在看的过程中,研究生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观。
所谓听,指的是“听什么”“怎么听”“为什么听”。“听什么”首先是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多听学术报告,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多参与讨论。其次是听实践界人士尤其是企业人士的各种“抱怨”。“抱怨”对研究生而言往往是研究问题的起点,解决了就是研究问题的终点。再次是广泛地听除了研究之外所有需要听的,这对于弥补和提升研究兴趣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帮助研究生形成完满人格的生活方式。“怎么听”的第一种听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参加学术会议来实现;第二种听需要借助导师的力量走到企业一线和田间地头,重点听各种“抱怨”,因为这是问题之源;第三种听需要找一个属于研究生自我的场域,在这个场域完成自我成长的“梦想”,要营造一种激发创造热情的氛围,记住,它是属于研究生自己的。“为什么听”一言以蔽之,要听到弦外之音,听者听到说者想说的,是比较高的境界。在提不出问题的时候,偶尔听听音乐,放松的同时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获得想象力的绝佳方式。
所谓说,指的是“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说”。研究生“说什么”,第一是说自己的想法。要经常跟导师、同学、家人、企业人士乃至于“无关”人士介绍自己的研究想法,哪怕是非常不成熟的想法,通过不断交流逐步完善它。第二是说自己的看法。想法仅仅是起始阶段,看法却要比想法更进一步,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观认知,此时更需要大胆地说出来。第三是说自己的做法。围绕想法和看法做了什么、写了什么论文、参加了什么会议、参与了什么课题,都可以说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互动和提升。
“怎么说”呢?第一种说想法,可以利用导师和导师组的学术研讨。这一般是非常宽泛的、不计较得失的头脑风暴会,鼓励畅所欲言。第二种说看法,可以列出一些提纲或者部分学术成果,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的方式传播出去,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各种“点评”。第三种说做法,应该是非常成熟的作品,或者有了成熟的想法和看法后的一些成果,期望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指导。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2/359475.shtm